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3月中国粗钢、生铁、钢材产量分别为7065万吨、6020万吨、9923万吨,分别同比增长2.9%、2.2%和3.3%。其中,粗钢和钢材产量均创下单月历史新高。
尽管现在国内不少钢企还是处于去产能和去杠杆的困境之中,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季度数据却显示出钢铁行业复苏回暖的趋势。
今年年初以来,国内钢铁市场的行情迎来了接二连三的反弹。据悉,今年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2月15日天津地区销售的包钢、河钢生产的热卷和螺纹钢价格为每吨1930元和1840元,而到4月14日,这一价格已涨至每吨2800元和2850元,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价格分别上涨了45%和54%。
随着钢价持续上涨,国内钢企大多实现盈利,部分已停产的产能逐渐加快了复产步伐。近期国内唐山港陆等钢厂全面恢复生产,连刚经历完破产重整的山西海鑫亦计划抓住这波行情在五一前点火复产。但也有专家对大规模停产的产能再次复产表示担忧,担心会对全年去产能的目标带来更大压力。
庆幸的是,河北和山东将成为额外加码去产能的省份。此前,河北曾宣布到2020年要控制在2亿吨内,也就是要在未来5年内淘汰1亿吨产能,这将占据全国淘汰产能任务的三分之二左右。今年,河北还将率先压减1000万吨产能,并已经陆续将任务分解到唐山、武安、邯郸等地。而山东此前规划要到2015年底,将全省产能控制在5000万吨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