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去年开始,中国建陶行业萧条,产品同质化严重,冲款砖、特价砖大行其道,对中国陶瓷出口冲击非常大。据近期海关数据显示,中国陶瓷出口至印度尼西亚的量下滑了近五成,东南亚其他国家市场也基本面临印度尼西亚类似的问题。

以全抛釉为例,作为曾经的明星产品,800×800mm规格全抛釉在两年前的出厂价是35元/片,而现在其价格已经接近同规格抛光砖,大约为18元/片。如今,客户以冲款砖、特价砖的“低价”与中国陶企讨价还价,要求中国陶企降价让步。
这让中国陶企出口东南亚市场面临更为严峻的难题,如何用品牌的附加值、产品的核心竞争优势取信于客户成为摆在中国出口陶企面前的一座大山。
传统东南亚市场环境严峻,当下,中国陶企纷纷将目光聚焦于东南亚新兴市场,即除了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与马来西亚等传统中国陶瓷出口市场外 ,包括柬埔寨、缅甸等未开发的市场均成为东南亚新兴市场。

中国陶企近年来之所以选择以上东南亚新兴市场作为重点开发市场也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东南亚属于亚洲,其对陶瓷的审美及诉求较为接近中国,中国的瓷砖产品在该地更容易被接受。另外,当地生产能力不足,一般而言,当地市场会率先从东盟国家进口,倾向于从中国、欧洲等外围进口。
值得一提的是,东南亚新兴市场华人群体依旧“庞大”,而且把握了当地重要的经济命脉,因此非常利于中国陶瓷出口。
但需要警惕的是,无论是传统市场还是新兴市场,对于中国出口陶企而言,拼价格绝非上策。客户永远不会满足价格,价格只有更低,没有最低。因此中国陶企须逐步布局东南亚新兴市场,在传统出口陶瓷产品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