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行情资讯 > 企业动态 抱紧“一带一路”走出去,水泥企业获新生

来源:筑牛资讯作者:佚名
2016-05-24 10:42:09

0

分享到:

摘要:

‍‍‍‍‍‍       虽已进入初夏,但我国水泥行业却遭遇10年以来最严酷的“寒冬”。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水泥产量23.48亿吨。如此庞大的水泥产量,面对的现实却是未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进一步下跌,以及房地产行业短期难以复苏的局面,水泥企业举步维艰。‍‍‍‍‍‍


‍‍‍‍       毫无疑问,“一带一路”宏大构想的提出,对正处于改革“深水区”的中国经济而言,带来了强劲的增长动力。



‍‍‍‍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企业“走出去”遇到的问题60%来自税收,既有来自投资目标国的,也有来自国内的。比如,我国水泥企业“走出去”多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地区,这些地区许多国家的税收制度并不完善,企业易遭受不合理、不公正的税负。‍‍‍‍


‍‍‍‍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对“走出去”企业的所得税征管采用分国不分项限额法,企业往往既难以享受低税负国家的税收优惠,在高税负国家企业要承担的税负也可能会上升。‍‍‍‍


‍‍‍‍       “融资难”是水泥行业“走出去”遇到的第一大难题。当前国内水泥企业融资渠道主要为银行贷款,水泥行业“走出去”的目标国多集中在地缘政治风险较高的国家和地区,需求多为5年至10年的中长期贷款,回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许多金融机构不愿承担风险。同时,“走出去”企业的国内信誉难以得到境外银行承认,在境外融资难度也较大,且一些国家的贷款利率相比国内较高。

‍‍‍‍       “一带一路”方案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无疑会对水泥行业形成重大利好,借助“一带一路”等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将成为水泥行业摆脱困境的一个新思路。‍‍‍‍


‍‍       一方面,政府加大金融支持,鼓励商业银行对“走出去”企业实行综合授信,为企业量身订制低息金融产品,同时允许企业以资产权益抵押申请境外贷款,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并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要拓宽融资渠道,发挥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作用,引导实力较强的企业运用定向增发、私募债券等金融工具实现融资,同时借助产权交易市场,通过知识产权交易等方式筹集资金,引导资信良好的企业进入债券市场,发行融资债券,实现直接融资。‍‍‍‍‍‍‍‍


‍‍       作为建筑基础材料,水泥的地位无法代替,借助"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指引下,相信中国水泥业定将重获新生。‍‍‍‍

 ...

‍‍‍‍‍‍       虽已进入初夏,但我国水泥行业却遭遇10年以来最严酷的“寒冬”。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水泥产量23.48亿吨。如此庞大的水泥产量,面对的现实却是未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进一步下跌,以及房地产行业短期难以复苏的局面,水泥企业举步维艰。‍‍‍‍‍‍


‍‍‍‍       毫无疑问,“一带一路”宏大构想的提出,对正处于改革“深水区”的中国经济而言,带来了强劲的增长动力。



‍‍‍‍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企业“走出去”遇到的问题60%来自税收,既有来自投资目标国的,也有来自国内的。比如,我国水泥企业“走出去”多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地区,这些地区许多国家的税收制度并不完善,企业易遭受不合理、不公正的税负。‍‍‍‍


‍‍‍‍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对“走出去”企业的所得税征管采用分国不分项限额法,企业往往既难以享受低税负国家的税收优惠,在高税负国家企业要承担的税负也可能会上升。‍‍‍‍


‍‍‍‍       “融资难”是水泥行业“走出去”遇到的第一大难题。当前国内水泥企业融资渠道主要为银行贷款,水泥行业“走出去”的目标国多集中在地缘政治风险较高的国家和地区,需求多为5年至10年的中长期贷款,回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许多金融机构不愿承担风险。同时,“走出去”企业的国内信誉难以得到境外银行承认,在境外融资难度也较大,且一些国家的贷款利率相比国内较高。

‍‍‍‍       “一带一路”方案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无疑会对水泥行业形成重大利好,借助“一带一路”等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将成为水泥行业摆脱困境的一个新思路。‍‍‍‍


‍‍       一方面,政府加大金融支持,鼓励商业银行对“走出去”企业实行综合授信,为企业量身订制低息金融产品,同时允许企业以资产权益抵押申请境外贷款,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并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要拓宽融资渠道,发挥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作用,引导实力较强的企业运用定向增发、私募债券等金融工具实现融资,同时借助产权交易市场,通过知识产权交易等方式筹集资金,引导资信良好的企业进入债券市场,发行融资债券,实现直接融资。‍‍‍‍‍‍‍‍


‍‍       作为建筑基础材料,水泥的地位无法代替,借助"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指引下,相信中国水泥业定将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