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问:为什么发布《规划》?
答:“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将保持中高速,迈向中高端。建材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为建材工业提供持续中高速增长空间,需求结构变化和有效供给不足,迫使建材工业优化调整产业体系,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倒逼建材工业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发展动能,推进国际产能合作,要求建材工业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
面对机遇和挑战,建材工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速优化产业体系,拓展发展空间。行业中长期规划是推进行业管理服务体系和管理服务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为推进建材工业转型升级,加快由大变强进程,指导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便于各类发展要素选择合理流向,作为建材工业主管部门,工信部特编制发布《规划》。
二问:《规划》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规划》是指导性文件,旨在结合建材工业实际,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等部署,强化行业发展与新材料、节能、环保、科技、住房城乡建设、矿产资源等工作协同。《规划》是在回顾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成就、评估《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执行情况、开展“十三五”行业发展重大问题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编制的,是行业集体智慧的结晶。可以说,《规划》编制过程也是行业统一认识、凝心聚力的过程。
《规划》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力求提高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规划》提出的“十三五”主要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力求既合乎行业发展内在规律,又最大限度发挥引领指导作用,特别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行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凝练为重点工程,力求突出《规划》的可操作性,引导发展要素在业内合理流动。
二是着力构建产业新体系,取长补短,扩大有效供给。建材工业涵盖非金属矿采选和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两个门类,主要面向建筑业供给建筑材料,面向工业和其他行业供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产品,有80多个小类、1400多个品种。《规划》统筹小类、品种间协调发展,既大力引导供给不足的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也指导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着眼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深化产业融合。着眼新供给激发新消费、新需求拉动新供给“双轮驱动”,深化产业融合发展。面对当前传统建材产能过剩、新型建材供给能力不足的结构性矛盾,《规划》着重引导优化供给结构,尽快补齐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这些短板,增加有效供给,通过增品种提品质促行业稳增长调结构,引导行业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三问:“十三五”期间,建材工业肩负的使命和功能定位有哪些新变化?
答:总体看,《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和任务基本完成。建材工业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加速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绿色发展进展显著,两化融合稳步推进,国际竞争能力日益增强。但建材工业仍“大而不强”,还存在传统建材产能严重过剩、新型建材发展缓慢、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节能减排水平不高、公平竞争市场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十三五”期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建材工业要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担负新使命、发挥新功能、拓展新空间、找到新抓手。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着力压减过剩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和建材部品部件,壮大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建材生产性服务业,优化要素配置,构建产业新体系,拓展发展新空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夯实建材工业“由大变强”基础。
尤其要注重发挥建材窑炉独特优势和产业耦合能力强的特点,在协同处置城乡垃圾实现无害化、开发利用产业废物实现资源化、循环利用产业副产物实现减量化方面充分发掘产业潜能,将建材工业打造成集材料生产和生态保护为一体的绿色环保功能产业,构建产业新体系,拓展产业新空间,为产业转型升级、武器装备发展、民生福祉改善提供多种多样的产品和服务,为改善人居条件、治理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供重要支撑,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陈旭
3